核心閱讀
21年前,女兒被確診為面部血管瘤后,不少好心的親戚朋友及鄰居都勸他放棄治療,再生一個孩子,但他從未想過放手,在西安利用6年時間完成血管瘤治療后,如今他和女兒又奔走在北京做去除瘢痕手術的長跑路上……
臨汾新聞網訊 1999年10月,女兒呱呱墜地后,吉縣吉昌鎮西關村村民白軍升沉浸在初為人父的喜悅之中。然而僅僅一個月后,憂愁就開始在這個家庭彌散開來。一對父女的親情長跑就此開始了。
“求醫,不畏長路漫漫”
“10天左右半個臉開始發紅,一個月后顏色變黑,全家人都嚇壞了。”初夏時節,見到白軍升時,他講述了發現女兒病情的經過。
從孩子滿月開始,為女兒看病的長跑之旅就開始了。看著襁褓中的女兒和默默流淚的妻子,白軍升走進了我市一家醫院。
“在醫院做3次臉部冷凍治療,但沒有效果。”白軍升說,“過年后,我抱著孩子走進了北京一家醫院,被診斷為面部血管瘤。當時,參與診斷的一位熱心大夫推薦我去西安一家醫院治療。”
來到西安后,大夫結合女兒的病情制定了10個療程的治療方案。按照醫生要求,一個多月需要去一趟西安。從山區縣城坐公共汽車到臨汾火車站,再坐火車去西安,然后再換乘公交車去醫院,白軍升每年往返不下10次。
買包子、啃饅頭、吃泡面、住廉價的小旅館,為了給女兒看病,白軍升省吃儉用,把全部的心血都注入到了女兒身上。
女兒面部注射療法,白軍升記不住,只知道醫生稱之為“打尿素針”。一個多月一次,一個療程需要打10次左右,每個療程的費用是五千元左右,加上往返路費及吃住開銷,每年需要花費八千余元。在當時,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是,為了給女兒看病,他想方設法東借西湊,到后來拆東墻補西墻,最后用家中值錢的物品抵債,硬是挺過了6年。
流逝的日子里,讓白軍升最難過的不是勒緊褲帶的窘迫,而是女兒扎針難以忍受的疼痛。
“臉部發硬,注射針扎不進去,孩子疼得哇哇大叫。”“每次我配合醫生把孩子頭死死摁住,不讓她來回扭動的時候,心里滴血一樣難受。”“有時傷口撓破了,血流不止。”“有時傷口感染,在西安一待就是40多天,有時孩子哭我也跟著哭。”……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6年多時間的漫漫長跑,女兒臉部的血管瘤得到了有效控制。隨后,去西安的次數少了,白軍升把更多的時間用在了務工和還債中。
“長跑,只為心中希望”
女兒逐年長大,家里條件也逐漸改善。女兒臉部的瘢痕又成了白軍升的一塊心病。
“條件稍好轉后,親戚朋友勸我再生個孩子。”白軍升說,每次聽到這樣的話,他總是苦澀地笑笑。在他心里,一直有樁未了的心愿,他要為孩子積攢一筆錢,幫孩子去掉因冷凍治療留下的瘢痕,不給孩子留下心里陰影。
對白軍升來說,女兒就是他的全部。農忙時管理果園,農閑時務工掙錢。“不敢閑下來”的白軍升,一邊努力掙錢,一邊打聽做瘢痕手術的醫院和費用。
曾經,勤勞、有頭腦、有裝潢技術的白軍升,在為女兒看病的道路上,把一個原本殷實的家庭拖到了困難邊緣。在他最迷茫的時候,有活兒不敢接,怕接了不能按時完成,不僅影響信譽,而且耽誤給孩子看病;果園管不過來,施肥、澆水、拉枝、修剪等工作,落下一項就會影響收成;親戚朋友家有喜事了,顧不上幫忙,沒少落埋怨……如今,經過多年的辛勤勞動,家境稍有改觀后,他又要為女兒去瘢痕。
2017年,白軍升來到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向大夫咨詢女兒的手術費用,大夫了解了他的家庭情況后勸他放棄。“我當時就說,只要效果好,我會想盡一切辦法給孩子籌錢做手術。”
2017年后半年,白軍升開始預約瘢痕去除手術。2018年3月,在白軍升的陪伴下,女兒走進了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那一刻,孩子激動地抱著父親,想象著手術之后跟普通人一樣的樣子。
女兒的瘢痕切除手術需要在全麻下進行,做手術之前,要在身體的其他部位植入皮膚擴張器,經過一段時間的擴張后,將擴張皮瓣進行轉移修復。這種手術較為復雜,醫院還需考慮擴展器植入、血管瘤等方面的影響,而且還要注意保持手術部位的清潔、定期復查等。對白軍升這樣一個來自貧困山區的農民來說,手術費用是最大的困難。
“辛苦攢下的錢根本不夠用。”白軍升說,別人都覺得,這樣的長跑太辛苦了,也不知道何時才有出頭之日。
“未來,終會生如夏花”
白軍升的手機相冊里,存著一張女兒的照片。照片上,女兒沒有笑,但滿臉堅強,她的額頭高高隆起,像一個繃緊了肉皮的皮球,右臉側還能看到擴張器在臉皮下的輪廓。
“手術需要分階段進行,費用至少得20萬元左右,每年能做4次,還得注意每次手術的銜接,一次不做,可能前次的付出就白費了。”白軍升說,“手術倒不怕,怕的是錢不到位。”
采訪中,白軍升接到了女兒的電話。“寶貝打來的,她性格可活潑了!”看到女兒的來電顯示后,白軍升臉上滿是喜悅。
“爸爸,這么多年讓你受累了,不行咱們放棄吧,女兒好心疼你!”聽到女兒的話后,白軍升的眼眶濕潤了,忍了忍,眼淚還是落了下來。他沒想到,一向乖巧活潑的孩子說出這番話。電話里趕緊安慰女兒,“不要擔心錢的事,爸爸已經準備好了……”
白軍升帶給女兒的總是滿滿的希望。
2019年,女兒高中畢業后還想繼續求學,白軍升把她送到免除學費的晉中衛生學校繼續學習。在那里,孩子學習中醫、推拿等技能,假期回家后,積極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利用學校所學,為勞累的父母按摩。看著懂事的女兒,白軍升夫婦覺得他們家會有一個光明的前途,他心里的勁頭也更足了。
白軍升的堅持和女兒的堅強,感動了不少身邊的親戚朋友。白軍升的同學吉縣籍歌手朱潮勇就是其中一位。不久前,他打電話咨詢白軍升家的蘋果的長勢如何,并要他好好管理好果園,收獲的時候發動朋友前來購買。
“不管前面是高山還是火海,我都要一直走下去,給女兒一個燦爛的容顏。”白軍升說。
路再遠,也有跑到盡頭的時候。這就是白軍升的信念。
記者 張春茂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