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說,我市共有151個鄉鎮,2968個行政村,7416個自然村,農村干部大約7萬人。雖然現在農村干部的文化程度與以前相比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紛繁復雜的農村工作,對農村干部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農村干部現有的政策水平、文化素質已經不能適應當前農村工作的需要。農村干部工作思路不寬,畏難思想較重,在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上缺少辦法,干部工作作風不夠扎實,影響了農村干部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同時,農村干部的選拔管理、考核激勵和監督機制還不夠健全規范,這些問題制約了社會主義農村建設的步伐。
針對農村干部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楊軍認為,政府應嚴格把好農村干部入口關,選拔高素質的農村干部,特別是農村黨支部書記。明確選拔標準、嚴格選任程序,多渠道選賢任能,從農村優秀青年、退伍軍人、回鄉青年中物色村后備干部;把一些優秀村 級后備干部上調鍛煉;繼續完善“大學生村官計劃”,使大學生村官能真正成為扎根農村、建設農村、服務農村的村干部。同時,應加大后備干部實踐鍛煉力度,使后備干部在實踐中鍛煉成長。
還應加大培訓力度,多渠道、大規模地對現任農村干部進行培訓教育。一方面要高起點開展正規化學歷教育,以行政學院和黨校為依托,用3年至5年時間,使農村干部尤其是領導班子成員基本達到中專以上學歷。另一方面要搞好專業培訓和崗位培訓,圍繞種植、養殖、加工業開展專業技術培訓,按照分工負責的原則對農村基層干部實施任職資格培訓,特別是要加強對換屆后農村干部的崗位培訓。在培訓內容上,既要重視基本理論、基本政策的培訓,也要注重實用技術的培訓;在培訓方法上,除安排必要的理論學習外,還可組織專題討論、經驗交流、外出參觀、“三農”問題咨詢會等活動,有針對性地提高農村干部的理論素質、政策水平、業務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
楊軍認為,作為農村基層組織,村民委員會應加強對農村干部的監督管理,暢通群眾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渠道。應強化領導班子內部的監督機制,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對重大問題的決策應集體討論決定,充分發揮“兩會 一組”的監督作用。領導班子也要自覺接受群眾監督,通過群眾監督,結合法律、媒體、行政監督,形成強有力的監督體系。同時,還應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提高農村干部待遇,從政治思想狀況、組織協調能力、廉潔自律行為、工作成績等方面對農村基層干部進行全面考核,并把考核結果與村干部的年度評優、獎勵性工資、人大代表名額分配等掛鉤,培養農村基層干部勤政為民、求真務實、廉潔自律的工作作風。另外,政府應真正保護和發揮好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從多方面予以關懷。利用稅費改革后執行的轉移支付解決農村干部的工資問題,以解決村干部的后顧之憂。對家庭有困難的干部,給予關心和照顧,依法保障村干部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和工作權利,真正調動農村干部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保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健康推進、科學發展。(本報記者 李輝 郭強)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