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蒲縣“四篇文章”鋪就縣域經濟新路

2014-06-11 07:14:00 來源:臨汾新聞網

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鵬 劉斌)“煤炭遇冷再次告誡我們:產業不升級,就沒有出路!”在前不久結束的蒲縣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蒲縣縣長趙志慧指出,“作為典型的資源型縣份,必須充分利用市場倒逼機制,做好工業轉型、農業升級、三產提速、城鄉一體‘四篇文章’,增強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搶占新一輪發展的主動權和制高點。”這“四篇文章”描繪出蒲縣推進轉型跨越發展,促進縣域經濟崛起的新藍圖。

按照“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思路,蒲縣工業轉型在培育、延伸、壯大上下工夫,依托創新驅動,推進高端引領,加快產業集聚,打造全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提升煤炭市場競爭力。“抓建設、穩生產”,加快整合改造礦井建設步伐,積極組織煤炭生產,爭取年底形成1770萬噸生產能力,年產原煤800萬噸以上;“強管理、擴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強化內部管理,降低煤炭企業生產和管理成本,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建立區域性煤炭供給市場,統一對外銷售,提高市場占有率;“抓延伸、促循環”,圍繞煤電材、煤焦化、煤電化等產業鏈,規劃煤制油、煤制甲醇等煤化工項目,完成500萬噸焦化基地一期前期工作。提升非煤產業占比率。整合贏晟園、錦英、鑫永鑫、弘圖等鑄造企業,發展汽車零部件鑄造加工,建設臨汾西山最大的高端鑄造生產基地。大唐100MW風電項目完成升壓站建設和15臺風電機組安裝任務,龍祥干法水泥二期日產4500噸熟料項目試運行,太原煤氣化煤機維修制造項目建成投產,御津瀧年產4萬噸飲用山泉水項目完成土建工程,年產20萬噸生物燃料乙醇項目完成前期工作。提升工業園區利用度。加緊編制五大園區總規和詳規,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園區基礎建設。成立園區管理機構,強化對入園企業的運行分析和監測調度,建立“技術引進、項目報批、土地審批、資金爭取”全程代理服務機制,優化政務服務環境,使園區成為投資“洼地”和經濟“增長極”。

堅持用現代設施裝備農業、現代科技變革農業、現代管理提升農業,農業升級在規模、有機、高效上求突破,加快農業由傳統粗放向集約高效轉變。靠品牌化推動。圍繞“一縣一業”推進核桃、馬鈴薯“兩個十萬畝”建設。集中打造山中垣萬畝、西坪垣8000畝、曹家莊垣5000畝等20個千畝以上示范基地,改造2萬畝低產低效林。正茂公司新上核桃深加工生產線,年消化核桃提高到5000噸以上。馬鈴薯產業“變小為精”,由現在的量小、價廉向高產、優質、品牌轉變,推動規模發展、特色發展、高效發展,種植面積擴大到6萬畝以上,打造“美紅紫”特色有機薯品牌,爭取使蒲縣馬鈴薯打進省城、走向全國。實施河西村生態農業示范園等項目,推動傳統農業向生態、園林、觀光等多功能聚合的現代農業轉變。推廣種植有機馬鈴薯1萬畝、有機糯玉米、小雜糧、蔬菜1萬畝。加快地理標志、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依靠品牌贏得市場、占領市場。靠配套化帶動。大力發展節水灌溉,古縣末級渠系配套、文城果園灌溉和薛關膜下滴灌工程竣工投用,新增灌溉面積7800畝。大力推進中低產田改造和土地整理,重點發展節水農業、旱作農業和設施農業,全年治理坡耕地7200畝,發展綜合開發高效產田5900畝。大力推廣農業新技術,推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和農業生產機械化,全縣農機總動力要達5.1萬千瓦,玉米機收秸稈還田達4萬畝,馬鈴薯種收基本實現機械化。

按照市場化、產業化和社會化的要求,三產提速在做強、做大、做旺上謀出路,打造縣域經濟發展“新引擎”。做強旅游業。圍繞東岳文化、綠色生態和紅色經典三大資源優勢,加快推進柏山東岳廟景區、五鹿山自然保護區、梅洞山景區、井溝戰役遺址綜合開發,新建柏林灣旅游服務區,爭創東岳廟國家“4A”級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培育一批“吃農家飯、住農家屋、游農家景”的示范旅游點;完善避暑度假、健康養生、購物娛樂等配套產業,提高旅游資源的經濟效益。做大物流業。加快建設肖家溝現代物流園區煤炭集運站項目,年內完成60%工程量,建成后可一次性儲煤100萬噸、年發運量1000萬噸以上。鼓勵本縣物流企業與國內知名企業合作,擴大連鎖經營,提高物流標準化程度和市場競爭力。做旺商貿業。加強城鄉商業網點規劃建設,積極引進連鎖超市、名商名店,大力發展電子商務、育兒養老、家政服務、餐飲娛樂、健康休閑等生活性服務業,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牢牢把握“西山門戶”區位優勢和臨汾“后花園”發展方向,讓縣域環境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打造大縣城。以“山水園林、宜居宜業”為方向,大力實施城市“東延西擴”、舊城“連片改造”、綠地“南北上山”工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啟動西氣東輸縣城段改線工作,實施城區空地增綠工程。喬家灣作為全省“百鎮建設”之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品質發展,為全縣創造經驗、樹立標桿。山中作為生態基礎好、產業基礎好的特質名片之鄉,加大舊村改造、景觀道路、生態走廊建設力度,打造縣西小城鎮建設典范。黑龍關、薛關作為東西大門,加快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推進綠化、美化、亮化、凈化,提升“門戶”形象。加快建設縣東工礦園區型、商貿集散型,縣城綜合服務型,縣西綠色產業型、生態宜居型等示范小城鎮。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在創建1個國家級生態鄉鎮、1個國家級生態村,4個省級生態村的基礎上,年內創建1個省級生態鄉鎮、4個省級生態村。

     

責任編輯:楊洋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顺县| 信阳市| 西平县| 汪清县| 丽江市| 基隆市| 南华县| 西乌| 炉霍县| 乾安县| 鹤庆县| 万荣县| 无锡市| 五台县| 广东省| 牟定县| 河西区| 苏尼特左旗| 虎林市| 塘沽区| 平凉市| 新河县| 巴东县| 富阳市| 道真| 库尔勒市| 石首市| 房山区| 杭锦旗| 南江县| 镇康县| 长子县| 固始县| 西和县| 怀宁县| 临海市| 东台市| 广安市| 筠连县| 忻城县| 吐鲁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