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婷婷香蕉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动医院

陶寺:堯帝之都 中國之源

2015-07-14 09:21:0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陶寺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遺址。陶寺遺址曾稱為中原龍山文化陶寺類型,后命名為陶寺文化,主要分布在晉南的臨汾盆地和運城盆地北部,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臨汾市文物局(原臨汾行署文化局)合作發掘。目前被劃分為早、中、晚三期。陶寺遺址規模宏大,都城文化內涵豐富多彩,達到中國史前時期社會發展的最高水平。陶寺文化的發現和確立,對探索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國家形成具有重大意義。

山西,襄汾,陶寺。“隱姓埋名”幾千年的土地,經過幾代考古工作者接力發掘,神秘面紗逐漸被掀開。

中華文明起源,是從依據甲骨文判定的商代晚期開始算起,還是從“禹傳子家天下”開始綿延,抑或可從陶寺埋藏四千年的遺址中尋找線索?傳說中的堯都在哪?古代文獻記載的最早“中國”在哪里?四千年前是原始部落,還是有了初期的國家形態?帶著這些疑問,記者來到襄汾縣城東北約7.5公里的崇山(俗稱塔兒山)西麓,陶寺遺址。

探史前古城遺址

清明時節,記者沿著鄉間小路去拜謁這片隱于廣闊田野中的史前遺跡,走近遠古的故國、塵封的京華。

陶寺遺址,靠近陶寺村南。遺址東西寬約2000米,南北長約1500米,總面積約300萬平方米,是一處重要的龍山時代晚期文化遺址,距今約4300—3900年。

20世紀50年代,陶寺遺址被發現。1978—1984年進行第一階段大規模發掘,發現了大量與傳說中的堯、舜、禹時代相近,可資佐證的遺跡和遺物,并確定了陶寺文化。1993年,國務院將陶寺文化遺址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2001年的發掘中,發現了陶寺文化中期城址(約公元前2100年—前2000年),總面積約280萬平方米,確立了城址北、東、南三面城墻。經過200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臨汾市文物局的進一步調查、鉆探和發掘,最終確定了陶寺中期城址之前陶寺文化早期城址的存在。2002—2003年,國家科技部啟動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項目,陶寺遺址作為重點聚落被納入“聚落反映社會組織”的子課題。在近幾年的考古發掘中,在城址內東北部確立了陶寺文化早期城址(約公元前2300—前2100年),發現了宮殿區、祭祀區等。

疑似宮城南門發掘現場霍文琦/攝

目前,這座4000多年前的古城遺址考古發掘現場已經回填,放眼望去,除了能看到一些明顯的溝壑外,難以想象幾千年前城址的原貌。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何駑(本名何努)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中梁溝一處“陶寺古城墻遺址”旁,被圍欄圍起來的一段夯土墻明顯與周圍土堆不同。這里展示的剖面系中梁溝侵蝕殘存的陶寺中期城址北門甕城。甕城平面呈C字形。甕城內部南北寬12米,東西長13米。南側夯土墻系北墻主墻基礎,上寬4.5米,下寬3米,深約7.5米。地表以上部分墻體于陶寺文化晚期平毀。北側系甕城夯土墻基礎,上寬8.5米,下寬2.5米,深6.8米。

在近處仔細端詳墻體的過程中,何駑意外發現了一小塊器物碎片。與同行的技師馮九生一同查看后,兩人認為這片寬藍紋陶片大抵是陶寺早期器具碎片。

站在墻下,歷史穿越感油然而生。時空如此遙遠,器物又如此親近。從這一段巍然聳立于高高黃土塬上的城墻剖面,可依稀想見當年城址的恢弘壯闊,這似乎也是“堯者,高也”的物化詮釋。

     

責任編輯:付基恒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桑日县| 阿图什市| 金秀| 翼城县| 灯塔市| 仲巴县| 肃南| 同江市| 水城县| 奈曼旗| 利辛县| 喀喇| 临夏市| 平舆县| 芮城县| 米林县| 十堰市| 固镇县| 河东区| 济源市| 巴楚县| 柯坪县| 家居| 东方市| 呼和浩特市| 鄂伦春自治旗| 庄浪县| 扬州市| 景谷| 洮南市| 准格尔旗| 池州市| 小金县| 承德县| 闻喜县| 昭觉县| 普宁市| 怀集县| 辽宁省| 体育| 大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