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用21天清理欠薪52.2億元,清欠率達95.6%
經過五年努力讓新動能新產業成為新型經濟的引領者
本報訊(記者 張臨山)截至3月2日,經過21天的攻堅克難,備受關注的山西省屬企業清理欠薪欠保(簡稱“雙清”)取得重大進展:已清理欠薪52.2億元,清欠率達95.6%。我省“五一”前完成“雙清”主體工作幾成定局。有諾必踐、雷厲風行,以“雙清”為代表,山西國企國資改革出人意料的速度和質量令人驚嘆。而自2月9日全省國資監管工作會扣響發令槍以來,山西正步穩蹄疾推進國企國資改革。
國企國資改革是當前山西的大改革,是決定山西轉型前途的關鍵一招。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省“兩會”均明確提出,深化國企國資改革,促進經濟轉型發展。
新春伊始,春節長假后一上班,駱惠寧書記、樓陽生省長分赴晉城和焦煤集團就推進國企國資改革進行專題調研并提出具體要求。兩位主要領導用這種方式向全社會傳達出鮮明的信號,那就是國企國資改革將是今年山西第一重大任務。
自2月始,全省新一輪國企國資改革拉開大幕。山西將把握國企國資改革難得的歷史機遇,直面矛盾,問題導向,背水一戰。按照“市場化取向、競爭力目標、專業化重組、股份制改造、現代化管理、科學化監管”的總體要求,對標國際發展的大潮流,找準國企國資改革的戰略目標,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貪大求全”向專業化發展;從單一獨資向股份化發展;從閉路循環向產融結合發展;從重資源、重政策向更重人才、重科技、重創新發展。
省屬國企的目標考核是國企國資改革的重要內容。2月23日,汾酒集團與省國資委簽訂“目標責任書”。汾酒集團董事長李秋喜鄭重承諾:“如因自身原因完不成目標任務,我將引咎辭職。”山西國企改革中首個目標考核“軍令狀”就此塵埃落定。這標志著山西省屬企業目標責任考核改革試點正式啟動。乍暖還寒的春日,汾酒集團向前邁出了一小步,山西國企國資改革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這次簽訂“軍令狀”,在企業,是汾酒集團“愿當改革先鋒打頭陣”;在省國資委,則是依據“將能放的權全部放給企業”要求,將財務、人事等八項權利全部下放給企業,讓其享有充分的經營自主權。省國資委不干預微觀經濟活動。
此番改革,我省將加強黨對國企國資改革的領導,推動黨的領導融入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黨的建設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落實“兩個責任”、加強班子建設,為推進國企國資改革提供堅強保障。
通過5年的努力,使全省國有企業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擁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引領能力,培養一批企業在全球、全國擁有重要的行業地位,形成若干個產業集群和產業高地。讓新動能新產業成為山西新型經濟的引領者,為山西轉型升級振興崛起作出特殊貢獻。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