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至26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在我省教育醫療戰線引起強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立意高遠、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是指導新時代新疆工作的綱領性文獻。
久久為功,為新疆教育醫療事業進步貢獻力量
“天山巍巍、太行莽莽,汾水有情、瑤池作證。我深信,在黨中央的英明決策和堅強領導下,在山西人民的傾情支援合作下,晉疆永好!”9月26日,在第一時間觀看了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的專題報道后,省衛生健康委人事處副處長郝煒激動地說。
郝煒前不久剛完成援疆干部人才考核任務從新疆返回,他深有感觸地說:“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后,曾當海軍馳騁大海的我負責選送援疆醫生進疆工作,有幸首次踏上新疆的土地,從海疆到邊疆,第一次感受到新疆之大、新疆之美。6年多來,包括山西援疆醫生在內的各方力量艱辛努力、奉獻支援,參與并見證了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重大成效,這一切正是源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治疆規律的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堅定不移的具體實踐。”
多年來,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一直堅持開展援疆醫療工作,先后派出了7批次共16名醫務人員,為新疆人民帶去了先進的醫療技術,為緩解當地群眾看病難作出了貢獻。該院副院長張進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使我們備受鼓舞,為我們開展援疆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后,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要求,根據當地醫療需求,堅持選派德技雙馨的優秀骨干人才,加強學科對口幫扶,積極開展新技術新項目,不斷助推當地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的提升,久久為功,為推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建設新時代和諧文明、美麗富饒的新疆作出更大貢獻。”
張利江是省教育廳所屬的山西省教育技術裝備中心副主任,今年4月,作為我省第四批援疆干部人才來到新疆,現任昌吉回族自治州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近半年來,他在爭取高校對口扶貧招生計劃、中小學校援疆項目建設等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他說,在來新疆之前,自己了解了不少援疆干部、援疆教師的感人事跡,深受感動,如山西省實驗中學原副校長趙立宏。“趙立宏是我省第三批援疆干部,援疆期間擔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教育局副局長。援疆工作結束后,他滿懷愛國愛疆情懷,干脆把工作調動到了新疆,全身心投入到支援新疆、建設新疆的工作中來,現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身為一名援疆干部,我深受鼓舞并倍感振奮。”張利江9月26日第一時間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他說,自己會以優秀的援疆干部、援疆教師為榜樣,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貫徹黨中央新時代治疆方略,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結合山西省援疆前指“1135561”工作思路,認真做好援疆工作,為新疆的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和教育事業進步貢獻力量。
牢記使命,在新疆孩子的心靈深處播下民族團結的種子
山西財貿職業技術學院王麗霞老師也是今年4月份到新疆的,目前在昌吉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分院任教。進疆至今,她一直堅守工作崗位,用瘦小的身軀為當地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藍天。
今年7月,烏魯木齊再次出現疫情,疫情防控進入“戰時狀態”,沒來得及放假的學校全部實行全封閉管理,老師們的工作量不斷加大。王麗霞主動提出申請,擔任了班主任,不但所帶課程增加,而且要一天三次進班為學生測溫,每天為學生收、發口罩,負責教室的消殺、擦拭及宿舍的安全、衛生巡查,更重要的是疏導學生由于長期封校、不放暑假引起的不良情緒,解決學生們出現的各種困難。在最難熬的伏天、最嚴格的疫情防控期,王麗霞白天的時間都給了孩子們,只能晚上加班備課,她把每一個孩子都當成自己的孩子去呵護,現在孩子們都會親切地叫她“王媽媽”。“把先進的教學理念、方法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上好每一堂課。”王麗霞說,自己會用實際行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踐行一名援疆教師的忠誠與擔當。
援疆前,曹風琴是大寧縣教育科技局教研室的一名教研員,現在她是阜康市第一中學德育辦副主任。她說,在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后,自己對援疆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有機會參與援疆工作是我夢想的實現,也是我的一份責任。我會盡我所能,時刻牢記援疆使命,做好本職工作,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高質量完成受援學校安排的各項任務,將自己融入到文化潤疆工作的大軍中去。不忘援疆初心,唱響無悔人生,我會竭盡全力讓援疆成為一生永不褪色的記憶,為山西的援疆事業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路金華是長治市襄垣縣第三中學教師,現任教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十二師222團子女學校。他動情地說:“匆匆行走在校園里、大街上,學生們清脆的一聲‘老師好’,會讓我內心微顫;輕輕行走在講臺前、大課間中,學生體貼的一個微笑、一聲問候,會讓我全身涌動暖流。我知道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援疆教師,但我會時刻牢記使命,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努力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背誦古詩、練習書法等,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孩子們的心靈深處播下民族團結的種子,為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終生結緣,援疆是責任更是驕傲
山西省眼科醫院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醫院的對口支援單位,自2015年起連續先后派出4批眼科專家援疆,幾年來,建立眼科專科聯盟、開展先進技術、進行遠程會診,有力提高了當地眼科醫療水平,為當地人民的健康事業、為民族友好團結、為打造援疆“山西模式”,高質量助力脫貧攻堅作出了積極貢獻。
該醫院醫務科副主任袁志剛曾于2015年至2016年赴新疆執行援疆任務,他說:“從那時起我便與新疆結下了不解之緣,結束援疆任務回晉后還時刻牽掛著新疆的點點滴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讓我熱血沸騰、備受鼓舞,思緒一下子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天山腳下,更看到了新疆美好的明天。”
2018年8月底,呂梁市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李寶蓮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醫院婦產科開展了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援疆期間,她通過講座、查房、手術示教等多種形式全力幫助所在科室提升了管理能力、診療水平和專科建設,推廣了多項新的醫療技術和項目,義診足跡遍布新疆,使當地群眾實實在在受惠于山西醫療援疆的成果。“我驕傲,我是援疆人。”在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后,她說,“對我來說,援疆工作是一生刻骨銘心的記憶,能為援疆大業作點貢獻是我一生的驕傲。”
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戴梅也曾于2017年2月作為我省第三批援疆工作隊員,在阜康市人民醫院開展援疆醫療工作。有了這段援疆經歷,她對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感觸更深:“新疆最大的群眾工作就是民族團結。對此,我有著深刻體會。當時在阜康市人民醫院,我的同事是民族醫生,我的病人是民族同胞,我們為哈薩克族牧民義診,我們用自己的真心真情、深入細致具體的工作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支持和擁護,使各族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離開新疆的時候,我感到援疆是責任,援疆也是經歷,援疆更是一份驕傲,阜康將成為我心中永遠的記憶,美麗的新疆永遠是祖國大家庭的一員。”
本報記者李林霞 秦洋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