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6月28日(農歷五月廿六),如絲的細雨時斷時續,似乎在為襄汾縣襄陵鎮西街村第十屆關公傳統文化節助興。村文化廣場上,來自西街村和周邊村的近300名村民歡聚一堂,參加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第十屆關公文化傳承交流發展大會。
上午9時,西街村的傳統老年秧歌和斗鑼拉開了文化節的序幕。斗鑼的襄陵漢子們今天可是鉚足了勁,鏗鏘有力、充滿童趣的鑼聲回蕩在文化廣場的上空。小媳婦和老奶奶們腰扎紅綢,有節奏地扭起祖輩流傳下來的西街傳統老年秧歌,她們臉上掛著幸福的笑容,展現著新時代襄陵人民的精神風貌。
臨汾蒲劇團選送的蒲劇《古城會——小宴》《金沙灘》,博得了村民們經久不息的掌聲。堯都區群藝館選送的舞蹈《我和我的祖國》、民族舞《夢圓中華》、紅歌聯唱精彩紛呈。尤其是西街小學孩子們表演的腰鼓舞,以其活潑靈動將文化節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生長于西街村,后來在外工作的名譽村民張俊峰介紹說,襄陵鎮西街村關帝廟至今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今年第十屆“關公文化節”以“讓文化活起來、讓旅游熱起來、讓文化產業強起來”為目標,繼續弘揚關公“忠義、誠信、擔當、敬業、奉獻”精神,用文化匯演的形式為新中國70周年華誕獻禮。
“請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是本屆文化節活動的一個亮點,郭毅、李小四、吳志華、盧云生、田云平等從西街村走出去的中小企業家,紛紛為這次文化節慷慨解囊,他們積極建言獻策,為家鄉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襄陵鎮鎮長吳建偉介紹,舉辦此次關公文化節就是要通過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活動讓鄉村文化接地氣、凝心氣、聚人氣,把傳統文化傳承好、保護好、發揚好,讓優秀傳統文化在農民心中開花結果。
記者 劉晚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