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近年來,永和縣探索確立“1356”社區工作思路,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推進社區建設取得新成效。
建強一個堡壘。該縣投資970余萬元,高標準建設4個社區活動場所。同時,積極拓展場所服務功能,基本實現日間照料、陽光課堂、音樂舞蹈、書法繪畫、醫療衛生、矛盾調解、志愿服務等20項功能作用發揮,為實現“零距離”服務社區居民奠定了堅實基礎。
用好三支隊伍。一是打造“基本情況一口清、崗位職責一口清、業務知識一口清、政策法規一口清、辦事流程一口清”的職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二是推行“亮身份、亮承諾、亮服務、亮業績”行動,增強全體黨員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打造履責盡責的黨員隊伍;三是建立扶貧助困、敬老愛幼、治安巡邏、文藝表演等方面的社會化志愿者服務隊伍,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建立“五聯”機制。成立社區大黨支部,將社區與機關、學校、國有企業、非公、社會組織等領域黨組織有機聯結,積極開展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活動,實現組織聯建、黨員聯管、資源聯用、活動聯辦、服務聯作,形成了城市基層黨建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實現“六民”目標。該縣始終把解決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放在第一位。2018年為569人發放臨時救濟129110元;辦理殘疾人護理補貼112人、補助金額33600元;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800人次,動員36戶隱患戶進行了臨時避險搬遷;辦理供熱、供氣906戶,劣質煤置換50噸;審核發放住房補貼860戶,實現了便民、幫民、利民、安民、樂民、惠民的工作目標。(林永軒)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