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如何更好發揮作用的幾點思考
浮山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尹明星
選派機關黨員干部到農村擔任“第一書記”對于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維護和諧穩定、提升治理水平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隨著十八屆六中全會全面從嚴治黨的提出和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推進,對“第一書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組織部門作為牽頭抓總部門,促使“第一書記”如何更好發揮作用,是當前我們面臨的全新課題。為此,我結合浮山實際,通過認真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經過深入分析、反復思考,形成了一些粗淺的認識和看法。
一、住下來”是農村“第一書記”開展工作的前提作用
在走訪中發現,有的第一書記聊起來駐村情況,就打開了話匣子,如行云流水,侃侃而談;有的則支支吾吾,像太陽下面曬豆子,半天蹦不出幾個詞。經過深入了解,凡是對村情如數家珍的大都長期吃住在村,凡是敷衍塞責者大多是“候鳥”,經常“走讀”。省委選派“第一書記”時,就明確要求“第一書記”在村工作的時間不得低于全年工作日總數的2/3,這是一個硬杠杠。要想切實把省委的要求落地生根,我認為就要有“三心”。
第一,要專心。農村“第一書記”,這個稱謂就明確提出了工作的地點是農村。“第一書記”任職期間,必須真正從派出單位紛繁復雜的業務中脫出身來,安下心來,全身心地投入到農村工作中去。不要再承擔派出單位的任務,派出單位也不要給“第一書記”安排工作,更不得要求其提前返回工作崗位。對于借口單位忙、走不開,長期不在村開展工作的,要結合平時履職情況和組織考評情況,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召回調整,重新選派。
第二,要舒心。組織部門要建立關懷機制,根據實際需求,開展菜單式專題培訓,傳授開展群眾工作、農村工作和扶貧工作的方式方法,幫助“第一書記”提高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盡快進入工作角色。鄉鎮黨委要確定專人負責,班子成員與“第一書記”建立了“一對一”幫帶機制,幫助其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傳授農村工作經驗。同時,要定期召開工作例會,掌握“第一書記”在村工作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共同討論解決。
第三,要安心。派出單位要夯實“第一書記”的后勤保障,定期安排體檢,辦理任職期間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配備必要的生活用品,落實生活、交通、通訊補貼和每年不低于1萬元工作經費和扶貧資金專項幫扶經費,確保安心在村工作。
二、幫起來”是農村“第一書記”開展工作的核心
在與“第一書記”座談中了解到,有的“第一書記”到駐村開展沒有詳細的工作計劃,工作上存在等靠思想,習慣于按部就班。組織選派優秀機關干部到村擔任“第一書記”,就是希望“第一書記”發揮素質高、能力強、思路活的優勢,幫助廣大貧困農村開展好各項工作。我認為,要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就要以“三個幫”為抓手:
第一,幫黨建提升?;A不牢,地動山搖?!暗谝粫洝睅头鍪紫纫韬命h建工作這個龍頭。在日常工作中,要認真開展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領頭雁”培訓、發展黨員、黨員冬訓、“三會一課”等工作,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具體到目前,就是要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堅持問題導向,重點圍繞農村黨員隊伍老化、黨內組織生活不規范、黨內規章制度不落實、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力度不大、“兩委”班子不健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明顯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與短板,逐項明確目標任務,制定整改措施,明確責任人和完成時限,整改一項、銷號一項,推行項目化管理,實行掛圖作戰,不斷提升基層黨建整體水平。
第二,幫制度完善。農村工作千頭萬緒,往往矛盾與問題交織,要想理清工作頭緒,摸準命門,就要有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機制做保障。當前,就要在認真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的基礎上,圍繞村黨支部和黨員活動、村民代表議事、村務財務公開等方面工作,全面梳理總結近年來典型經驗和好的做法,幫助指導村級組織及時修訂完善原有制度,形成切實可行、管用有效的工作制度,推進村級工作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
第三,幫觀念轉變。思想決定行動,就是什么樣的思想就會為之付出什么樣的行動。當前,脫貧進入攻堅階段,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目前,廣大農民群眾想發展的心情非常迫切,但囿于信息閉塞、文化有限、眼界不寬等條件的制約,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作為“第一書記”,要積極回應群眾所盼,注重從智力扶貧抓起,多開展一些以送文化、送技術、送知識“三下鄉”等活動,解放農民群眾的思想觀念,增強發展意識,幫助他們克服安于現狀的思想;舉辦“能人課堂”,定期邀請群眾身邊的致富帶頭人和種養殖大戶,采取座談交流的形式,手把手傳授技術,面對面介紹經驗,現場解答生產生活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及時總結工作中形成好經驗、好辦法,進行宣傳推廣。
三、連起來”是農村第一書記開展工作的關鍵
調研中發現,有的“第一書記”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政策吃得準,情況摸得透;有的工作起色不大,開展工作習慣于單打獨斗,出力不少,出活不多。究其原因是工作方法不對頭。我認為,“第一書記”要想開展好駐村期間的各項工作任務,必須統籌利用好各方面資源,連好“三條線”。
第一,上連天線。俗話說:給人一壺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第一書記”作為農村政策的宣傳員,肩負著宣傳黨的扶貧開發和強農惠農政策的責任。在向農民群眾宣傳講解前,首先必須自身硬,要及時了解上級的新政策、新精神,反復研讀,入腦入心。在此基礎上,要采取建立宣傳欄、制作宣傳版面、懸掛宣傳橫幅、發放宣傳彩頁、舉辦專題培訓班、入戶交流等群眾歡迎、喜聞樂見的形式,及時將中央、地方的惠農措施和強農政策送達至千家萬戶,使群眾吃上政策的“定心丸”。
第二,下連內線。眾人拾柴火焰高。“第一書記”要注意發揮團隊作戰能力,要充分依靠和發揮好派出單位這個“娘家人”的后盾作用。及時向派出單位領導匯報駐村的工作進展、遇到的困難問題和推進工作的意見建議,充分發揮好派出單位的資源和優勢,為農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物力財力和人力支持,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第三,勾連外線。要爭取好上級部門的優惠政策。要以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清理自留結轉扶貧資金督導落實專項行動為契機,在吃透吃準縣直有關部門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和幫扶措施的基礎上,走出去,跑上去,積極與農委、農業開發辦、水利局等有關職能部門聯系,爭取項目、爭取資金。
四、帶起來”是農村“第一書記”開展工作的目的
座談中發現,有的“第一書記”對自身定位不準,有的有鍍金思想,有的有圖清閑的思想,有的滿懷抱負,想大干一番。我認為,第一書記必須樹立正確的事業觀,要以“三個帶”作為工作的落腳點。
第一,帶強班子。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個村的工作能不能做好、發展的怎樣,關鍵是看有沒有一個堅強有力的“兩委”班子。抓班子,就是把培強一個好班子作為第一保障,選好帶頭人,完善規章制度,確定發展思路,為所駐村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暗谝粫洝币押筮M班子整頓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重點抓好“兩委”班子建設、后備黨員干部培養和村級規范化建設多項任務,進一步提高農村班子的建設水平。要借鑒機關班子建設中的好經驗、好做法,積極幫助村里建立健全班子運行、民主公開、決策議事、村務管理監督等規章制度;要注重后備力量的培養和指導,善于發現人才,儲備人才,培養人才,積極向鎮黨委、政府推薦,不斷增強農村班子活力。
第二,帶對路子。路子對頭,發展才有盼頭。當前大部門農村苦于找不準適合本地發展的項目和龍頭企業,脫貧步伐處于“起步走”階段。作為駐村“第一書記”要把農村發展、農民致富作為首要任務,積極轉變思路,想方設法幫助村里抓招商引項目,注重引導村集體調整經濟結構,培育發展產業,膨脹集體經濟,推動村級經濟蓬勃發展;針對群眾渴望致富的實際,發揮見識廣、視野寬、資源多的優勢,主動幫助群眾找準發展路子,用情用理不用強,注意方法,強化引導,促進農村群眾發家致富。
第三,帶富村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當前部分農村集體經濟薄弱,甚至有的是空殼村,村級黨組織沒錢辦事。作為駐村“第一書記”,首要的是開展好脫貧攻堅工作。要帶頭宣傳黨的扶貧開發政策,帶頭包聯貧困戶,帶頭完善扶貧手冊,幫助村“兩委”制定好脫貧計劃,實施好個性化幫扶方案。要從產業發展、金融扶持、技能培訓等方面下工夫,不斷提升造血功能,帶領群眾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五、嚴起來”是農村“第一書記”開展工作的保障
“第一書記”住在村里、干在村里,直接接觸的是村里的干部和普通群眾,一言一行都代表著上級機關的形象和作風,代表著黨的形象和作風,影響群眾對黨、對政府的看法。通過入村了解,大部分“第一書記”都能嚴格執行各項工作紀律和規章制度,但也有個別“第一書記”存在有時在老百姓家吃飯不付費等問題。我認為,“第一書記”要從嚴律己,還需在“三講”上下工夫,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樹立威望,信服群眾,才會在群眾中留下好口碑。
第一,講認真。對待村里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高標準、嚴要求,開展每一項工作都要做到步驟嚴密、程序規范、資料齊全、務實高效。特別是面對矛盾和問題,要敢于動真碰硬,迎難而上,決不能臨事而懼、瞻前顧后、貽誤時機。特別是對于低供煤發放、低保評定、種糧補助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工作,一定要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全程留痕,徹底杜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
第二,講廉潔。要強化自我約束意識,認真貫徹執行上級有關規定,做到工作上高標準,主動“接地氣”,生活上低要求,不搞特殊化。要嚴守廉政紀律,帶動村“兩委”班子成員持續改作風、轉作風,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嘴,不義之財莫取,非分之想莫生,真正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自覺維護機關干部的良好形象。
第三,講風格。不準散布有損大局的言論,不準打牌賭博,不準參與封建迷信活動,不準在任職的村報銷個人費用,不準參與公款大吃大喝,在村干部或農戶家搭伙要繳納伙食費,不準接受禮金、禮品,不得參與有損黨員干部形象的各種活動。
責任編輯: 吉政